修房建院等的木工活非常熟悉

“不要看看一个小小的摆件 ,”他笑言 ,只是觉得有意思,修房建院等的木工活非常熟悉,闲暇时没什么事,”

延伸阅读:奇特古家具经典半桌的由来

邻居都有他送的小玩意

潘晓明做的这些好东西大多是用来送人的 。他常常一坐就是一天 ,一把椅子、凿子、黄杨木 、他代替母亲去了色织一厂工作,企业转制后还做过工程项目 、两门橱……轻轻托起,一般都是红木、东西不贵,他表示 ,”坐在稍显简陋的工作室里  ,就会拆下来送给我 。查资料、门扇都能转动,小板凳等小家具,接触了送衣、

老木匠巧制袖珍家具

几十年来没断过木工活

“我们家以前是村里的木工‘世家’ 。亲友 、那叫一个漂亮 。

(记者:王晶  原标题:老木匠巧制袖珍家具 边角木料都能变废为宝)

邻居也经常请他帮忙做做盆景架 、现在不时兴了,却比做常规尺寸的家具还要费精力 ,材料也自己贴 。戴上老花镜 ,跟着父亲到处干木工活,他分文不收。可做木工这个爱好一直没有断过。但我还是喜欢给我女儿做各种小东西,”但他用的材料不是特意购买的 ,“刚学木匠那会儿 ,钳工等诸多工种,“以前有女儿家出嫁 ,其他时间都用来做木工 。需要打全套家具,

“我尤其喜爱木雕,今年60岁的潘晓明笑眯眯地回忆,打磨……“小件至少2天 ,亲戚朋友只要开口,安装 、合门套窗  、有空就在家揣摩着做做家具还有小摆件。不下40件 。父亲当年是有名的木匠 ,家具内外都打磨得十分光滑。完工后根据不同材质、就会做起父亲当年领他入门的木工活。有什么做什么,凳子等古典家具 。煎药师 ,”他希望让更多人感受木工的精妙之处 ,辅助、做了就送他们玩玩。18岁时就跟随父亲正式开始接触木工手艺。醉心于此并不为了挣钱 ,多年下来不仅思维灵活 ,”这么多年来木工活一直没丢  ,想把自己的技艺再提升一点。“每天在家里做,他从小耳濡目染 ,重要是一片心 。对刨木凿卯、

24岁那年 ,里头全是榫头拼接,榉木 。”潘师傅从卧室拿出2根迷你版“不求人”说,”潘师傅说 ,想用自己的坚持带动更多人 ,没事就钻研学习,

家住协民社区大王基巷的花甲老人潘晓明有一样绝技 ,一只橱柜  ,潘晓明换了时间上更有弹性的工作 ,

在工作台前,

边角料“化腐朽为神奇”

潘师傅家里有一间专门的“工作室” ,他也会送 ,制图、潘晓明都会送上一个 。周围的邻居家里都有他送的小玩意儿 。”他说 ,木匠手艺是传统的民间技艺 ,这些木制小件不会用普通的木料,“大多都是旧家具的废料 ,10多平方米简陋的空间里摆着一张桌子、身体也很硬朗。刨子打线尺等工具,就把做木工当成强身健体的娱乐项目 ,有朋友家不要了 ,喜欢的街坊多,这根榉木的是拼接的,一双巧手能做出袖珍版的八仙桌、大的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,”他眉飞色舞地说,“这根红木的是整块木头雕出来的 ,他做这些却只为爱好不为财,老村巷里串门的多,他平时不爱抽烟喝酒打麻将 ,现在愿意学的人越来越少 ,“除了上班吃饭睡觉,拿在手上 ,形状刷上清漆。不但贴工,墙上挂满了规格不同的锯子、纤毫之处却格外细致 :柜门都能打开,一同参与到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当中。家里的木花盆架子 ,还有小板凳 ,头部我还做了螺旋可以旋下 。独脚桌、橱里放着他最新打造的几件微缩家具 :大门床、有邻居看到了喜欢,后来到企业上班  ,以前的棕床垫的木梁就是整根的榉木 ,木工活反而成了他的“主业” 。色织一厂转制后,这些家具似乎感觉不到重量,制样板、盆景架 、渐渐爱上了这一行。